人民网首页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协调篇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07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恒久守望、执着梦想。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作出的庄严宣告。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承诺。决胜全面小康,习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浙江干部群众多么熟悉的叮咛!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带领全省人民,谱写了一曲协调发展的恢弘乐章:既要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也要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既要城市昌盛,也要农村繁荣;既要鼓口袋,也要富脑袋;既要地方兴旺,也要强军兴武……奔向全面小康之路上,浙江秉承“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统筹推进各领域协调发展,由此成为全国发展最为均衡的省份之一。

山呼海应新引擎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习近平

山与海,是浙江最直观的地理风貌,但很多时候,山与海却阻挡了人们走向富裕的脚步。

进入新世纪的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但省域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无法忽视——丽水市、衢州市和舟山市,地域面积占全省的27%,人口占全省的13%,经济总量只相当于全省的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50%左右。全省当时还有26个欠发达县和300多个欠发达乡镇。

在充分调研后,习近平一句话把准了问题的关键:“目前我省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

他提醒全省干部群众:“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注重抓“两头”,把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这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

2003年7月,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首次系统提出“八八战略”,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习近平的指挥和推动下,“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致富工程”等工作同步推进,浙江开启“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宏大工程。

念好“山海经”

在浙江的山海之间,如果用直线将临安清凉峰镇和苍南大渔镇连接起来,出现的是一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分割线——“清大线”。直线西南侧,群山绵延,耕地稀缺,包括丽水、衢州全境以及杭州建德、淳安,温州苍南、泰顺等县市的部分区域,是我省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核心区块;直线东北侧,水系纵横,土壤肥沃,集聚着自古繁华的杭嘉湖绍平原及甬台温等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趋好。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障碍。

如何跨越“清大线”?让人口由相对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资金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流动,在宏观层面促进对流。2002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将沿海的发达地区与山区的欠发达地区“结对捆绑”起来,实现优势互补。2003年7月,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进一步强调,要看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

曾在省协作办工作多年的夏炳荣回忆,“在响应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号召的同时,浙江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自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省开始了一场名为“双转移”的行动,即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在编制出台文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欠发达地区基本在山区,发达地区基本在海边,于是就有了‘山海协作’这个名字。”回忆起这段与山海打交道的时光,夏炳荣依然激动。

习近平对“山海协作工程”十分重视。2002年11月,习近平就以代省长的身份主持了浙江“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会上,省内部分发达县与所有欠发达县开展结对帮扶。2002年11月26日,习近平接任省委书记后第一次到市县进行调研,就到了浙西南的丽水市。

2003年到2006年间,习近平参加了每年召开的“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并就推进山海协作发表重要讲话。

在2003年“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上,习近平提出,“山海协作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

“2004年的‘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我印象很深,会上习书记对‘木桶理论’作了解释,他说‘这好比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这只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既需要发达地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尽力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更需要欠发达地区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改善环境,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习书记的思路清晰、说理深刻,让人很振奋。”参加过当年会议的夏炳荣说。

2005年,习近平提出“努力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2006年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山海协作工程’是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抓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工程”。

浙江的“山海协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扶贫,而是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全省生产力和人口的空间布局优化,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携手共进式协调发展。

在城市布局上,强调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及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在先进制造业布局上,强调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的要素集聚,优化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同时强调,向山,浙西南地区重点发展生态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向海,舟山等海岛地区重点发展海洋经济。

山与海携手同行,不仅为“山”这一边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也为“海”那边拓展了发展新空间。山呼海应、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生动局面。当时,丽水、衢州许多工业项目都是省内发达地区转移过去的。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的变迁,浓缩了当地在“山海协作工程”引领下跨越式发展的历程。

200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衢州市考察调研时说,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跨越式转变,“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并提出“强化园区集聚”。2003年7月,习近平在衢州调研时说,衢州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工业基础,发挥后发优势,要着重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位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内的红五环集团,从1997年靠生产每台只卖上千元的风动工具起家,到如今已成为国内压缩机、凿岩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最让红五环人自豪的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两赴企业调研。

2002年12月,正值辞旧迎新之际,习近平第一次去企业调研。当时,企业名称还叫浙江红五环机械有限公司,占地不到60亩,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厂区。2005年9月6日,习近平再次去企业考察,并对企业通过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习书记百忙之中两次来调研,更坚定了我们借力山海协作加快发展的信念。”红五环集团董事长苏勇强说,2005年,集团把重要零部件供应商宁波康达机械有限公司从宁波市鄞州区引入衢州,既进一步提升完善了公司产业链,又用康达公司的先进技术带动了衢州本地的制造业和就业。“我们给新成立的公司取名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也寓意山海协作的美好前景。”而今,红五环集团总注册资本2.45亿元,控股10家子公司,占地面积500余亩,拥有员工1200余人。

十年磨一剑。2012年10月,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衢州综合物流园区“四区合一”,全新的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挂牌运行。去年,集聚区对接高端主体和科技创新的前沿窗口——衢州海创园、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等投入运营,集聚区迎来了全新发展机遇,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如今,在衢州,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所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已占全市新增生产总值的35%左右。

浙江的“山海协作”成效明显。2015年,浙江26个县摘掉“欠发达”帽子,松绑GDP考核。2015年底,省政府制定了“十三五”时期深化山海协作的目标任务,切实增强26个县生态经济“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推动26个县与经济强县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前26个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平均水平。

仅2016年,浙江共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541个,到位资金522亿元。其中,八大万亿产业和特色小镇项目369个,到位资金290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55.6%。

浙江的“山海协作”仍在继续升级。今年以来,各地分别与对口市县启动了新一轮协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态农业、文化旅游、教育、金融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携手抢抓新的发展机遇,造福百姓。

其实,当年习近平心中的区域协调,不只是浙江的山海协作,他还一直关心着浙江对口支援的中西部地区。采访中听到的一件事让记者深受感动。2002年习近平刚来浙江,便让省协作办负责起草八封书信,分别发往浙江对口支援的西藏那曲、新疆和田、四川广元和南充、重庆涪陵和万州,以及贵州的黔东南、黔西南,明确表示浙江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做好对口地区的帮扶工作。2007年习近平调离浙江主政上海,他依然牵挂着浙江结对帮扶的这些地区。在他的心中,装的是整个中西部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大地的协调发展。

 

“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

浙江向东,就是大海。6500公里海岸线,全国第一。21世纪之初,世界上许多国家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沿海省市如上海、辽宁、山东、福建等都在大力推进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掀起了一轮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

“我喜欢海边,喜欢海岛,尤其喜欢舟山。”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考察时深情地说。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13次来到舟山,足迹遍布大小岛屿。

喜欢背后,是一个深沉的梦想;站在舟山,放眼的是太平洋、是世界。2003年1月6日,习近平第一次到舟山时就说:“我长期在福建工作,对海的印象很深刻,也很有感情。发展海洋经济,是我长期致力和探求的一件事。浙江是海洋大省,舟山是海洋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是长远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一如既往地抓下去。”

以舟山为起点,习近平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先后跑了18个沿海县(市、区),并在2003年8月18日主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拉开了浙江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序幕。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系统阐述了他对海洋经济的思考——“海洋经济是陆海一体化经济”“发展海洋经济不能就海洋论海洋”“加强陆域和海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实现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陆海联动的动员令,加速了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洞头半岛工程等陆海联动工程的推进。就在今年8月,“舟山市甬舟铁路建设指挥部”正式挂牌,意味着舟山将实现“铁路上岛”。习近平当年推动的陆海互补、互动、互联,如今正越来越紧密。

舟山人至今难以忘记一个温暖的细节——习近平第一次到舟山调研就视察了连岛大桥一期工程。这座舟山老百姓口中的“发展桥”“惠民桥”,正是在习近平的果断决策和积极推动下,从小规模建设上升为全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09年12月25日,历经10年建设,我国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习近平特地发来贺信。

舟山人更难以忘记,正是习书记的高瞻远瞩和循循善诱,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让舟山人开始跳出舟山看舟山,跳出海岛谋发展。当时舟山近海捕捞全国领先,但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滞后,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由于受历史和区位等客观因素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封闭,有“办大事办不了,做小事没意思”的迷惘。

“习书记让我们换个角度看舟山,他说要看到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看到舟山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完全可能的,应该充满信心。每次来舟山,习书记都会强调这一点,还不断鼓励我们走出去和别人打交道,提醒我们要有大气魄、大视野、大胸怀。习书记说得很恳切、很坚定,不管是舟山的干部还是群众,都感受到了无穷的信心、力量和希望。”曾多次陪同习近平考察的一位舟山市领导回忆说。

在浙江,习近平点燃的“蓝色希望”已经化作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密集鼓点。

——2015年8月,省委决定组建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委员会和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9月,宁波港集团、舟山港集团实质性重组成功,宁波舟山港正式成为国家主枢纽港之一。全省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和枢纽,嘉兴港、温州港、台州港、义乌陆港以及内河港口联动发展的新格局。2016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9.2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

——2017年4月1日,舟山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为浙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加快建设,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实现40万吨级船舶常态化靠泊,绿色石化基地、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一条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浙江人民时刻不忘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设海洋强省的历史使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积极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深入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快把宁波舟山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强港,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等一系列举措,加速向海洋进发。

“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

丽水景宁,大山环绕,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习近平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发展,也深情牵挂民族地区的父老乡亲,曾两次深入畲乡景宁,访企业、登茶山、问脱贫、勘察地质灾害点……时至今日仍为当地干部群众深深感念。回想往事,景宁人始终难忘当年习书记顶着烈日爬坡的场景,他们说:“习书记的亲切关怀,加速了景宁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2005年8月10日,烈日当头。顶着摄氏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习近平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黄泥小路爬坡而上,勘察东坑镇平桥村后山的一处地质灾害点。

“习书记头戴一顶草帽,汗水沿着额头不断流下来,他不时拿毛巾擦汗。”很多人脑海中都清晰地记着这些细节,“我们原本是准备站在公路边向习书记汇报,没想到习书记沿着那条不算路的路走了上来。”

山体出现了巨大的裂缝,到了汛期会时刻威胁居住在山下的16户居民。“习书记站在山坡上,一边认真地听取汇报,一边关切地询问,安置点都选好了吗?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移民将来的生活怎么办?问得十分仔细。”当时担任景宁县委新闻科科长的何向平回忆说。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听完汇报,习近平严肃地说。他叮嘱当地干部,景宁地质灾害点较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解决这一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上,必须高度重视、统筹考虑,对于刻不容缓的地质灾害点,必须马上采取措施,立即行动、不能犹豫。

车子发动了,习近平还站在车边,嘱咐当地干部要自力更生,带领山区群众早日实现小康。他同时表示,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帮扶支持,通过下山脱贫、“五大百亿”工程、“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工程”等,助推景宁快速发展。

当年,习近平还就加快景宁发展作出了“景宁要跟上时代步伐,必须给予特别的扶持”的批示。2008年和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超常规连续出台两个专门扶持景宁的政策文件,不断为景宁注入内生发展的强劲动力。以交通为例,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尤其是云景高速公路的开通实现了景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畲乡由此融入了全省四小时交通圈。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殚精竭虑。他反复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欠发达乡镇。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

如今的浙江,遵循习近平开辟的协调发展之路,区域协调发展的标杆正在不断拉高提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切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优化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报告还提出了谋划实施“大湾区”建设行动纲要、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的新目标。

城乡一体新气象

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筹划、协调推进,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

——习近平

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载体。城乡关系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对关系。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由来已久,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性体制障碍。如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统筹兼顾城乡平衡发展,是习近平长期在研究思考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习近平在浙江率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2003年,习近平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八八战略”。

在2004年1月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力争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探索有浙江特色的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新路子”。在当年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究班上,习近平再一次坚定地表示,浙江要“为全国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当年,习近平主持制定《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作了系统阐述。

2004年,习近平提出以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路径,并作出了以新型城市化战略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性决策部署,开启了浙江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征程。

“‘千万工程’是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夏末时分,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水声潺潺,莲香幽幽,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前来参观和体验农家风情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过去10多年里,环溪村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从河道黑臭、垃圾遍布的脏乱差之地,成为住建部首批评定的美丽宜居示范村;从农田荒芜、年轻人纷纷逃离的“空心村”,成为以莲文化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网红村”。截至目前,全村共有民宿55家、床位700余张,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39万元。

时光回转到21世纪初。彼时的浙江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群众揶揄,走在浙江农村,要走过许多垃圾村才能找到一个干净整洁的村。统筹城乡发展,群众最迫切的呼声,是改变农村环境。据省农办摸排,当时全省有4000个村庄环境比较好,3万多个村庄环境比较差。

2003年6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全省范围内拉开序幕。习近平亲自部署: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时任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回忆说,习书记亲力亲为,亲自抓工程的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头5年他每年召开一次全省现场会作现场指导。2006年8月在台州召开的现场会上,习近平全面总结了“千万工程”实施带来的6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即村容村貌与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农村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农村精神风貌与农民文明素质、干部作风与干群关系、政府职能转变与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他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有效抓手、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要让更多的村庄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的富丽乡村。

2005年,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8年安吉县遵循习近平指引的方向,大胆探索“千万工程”升级版,率先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010年浙江总结安吉实践经验,制定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成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2.0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千万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号召。浙江按照建设“美丽中国”新要求,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美丽乡村统一起来,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做到美丽乡村扩面与提质相统一、环境美与产业美相统一、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统一、形态美与制度美相统一,美丽乡村升级版成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3.0版本。

推进城乡一体化,习近平十分重视“人”的发展。当时,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相对应的,是农民劳动就业的“千万工程”——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这项工程起源于衢州的“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常山是试点县。2003年7月25日,习近平到常山考察调研。时任常山县委报道组组长徐良其也在现场,他回忆,在青石镇农民培训基地,习书记停留时间最长。

“培训免费吗”“项目可以自己选吗”“感觉培训班办得怎么样”“学会后准备做什么”……走进电脑培训教室,习近平关切地询问正在学习电脑的青石镇河上弄村女青年徐静芳。徐静芳回答说:“政府买单,我们接受培训,为我们提高素质提供了机会,很实用。”得知常山县劳务培训与就业订单相结合,通过与外地及山海协作县市劳动部门联系有组织的输出劳务、帮助农民就业,习近平高兴地说,这个办法很好。在常山调研的第二天,习近平再次分析了青石镇农民培训基地这个典型,他对衢州干部说,衢州的农民培训没有搞形式主义,常山县青石镇的劳务培训班就很有针对性,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基层是创新的沃土。善于总结、提炼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习近平为浙江的各级干部作出了表率。在习近平的直接关心和推动下,2004年,劳务培训券制度模式获全省推广。2006年,常山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第一批全国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经过15年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态环境重新恢复了江南山清水秀的好风光,农强村美民富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也成为城里人休闲旅游的“大花园”。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作出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新决策:到2020年累计建成1万个A级景区村庄,其中3A级景区村庄1000个。这一“新千万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沿着习近平指引的方向走下去、与时俱进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成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4.0版本。

“形成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体制和机制”

2002年12月27日,习近平第一次到义乌调研,第一站来到大陈镇大陈二村。

时任大陈二村村支书陈家生清晰地记得当时习书记到村里考察的场景:“习书记一下车就被村里林立的楼房、宽敞的道路、优美的环境所吸引,他一边走一边问我村集体经济、村民生活以及实施旧村改造等情况,还走进村民家中拉起家常。”

“不过我们心里还是有困惑的,就是农村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往何处去?习书记当时就像一名兄长、一名导师一样,谆谆教导我们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积极发挥工商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时任义乌市委政研室主任毛湘宏说,“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豁然开朗。”

善于抓住机遇的义乌人马上行动起来。2003年,义乌率先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和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编制完成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把全市800个行政村统筹规划为290个社区。

全面启动城市化进程的义乌,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农业领域,设立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实施农业“强龙”工程,2005年对“三农”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4.6%。中心城区面积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2.8平方公里扩展到2005年的50多平方公里,加快了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的转变,实现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在百强县中的排名从2002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12位。

但是新问题接踵而至——义乌作为县级市,受行政管理机制影响,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机构的设置都与经济发展不配套,当时年出口40万个集装箱却只有一个海关办事处,用电指标、用地指标、信贷指标等也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5年11月,习近平专门批示指出,义乌超常规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对义乌等经济发达县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项调研。

在习近平推动下,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第四轮强县扩权改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推进扩权改革试点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也面临不少阻力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力排众议,顶住压力、推进改革,义乌也一度被称作“中国权力最大的县级政府”,并由此大大加快了新型城市化步伐。如今,义乌中心城区已扩大到100多平方公里,其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升级,不但实现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还崛起为在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很有影响力的国际商贸城。

时任义乌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军民说:“习书记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到义乌考察、调研共10次,一位省委书记对义乌如此倾注感情,可见他对基层的深情、对改革的坚定。”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化城乡配套综合改革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动能。习近平在2005年就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促‘三农’”和以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思路。他提出要坚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致力于推进城乡配套的各项改革,建立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让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体制和机制。

在2007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强调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深化城乡配套的综合改革,要着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搭建发展新平台,增添发展新动力,营造发展新环境。浙江渐次开展的“新户改”“新金改”“新社改”等城乡综合配套的新改革,为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注入新动力。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新期待,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浙江发展首要的优势在体制机制,关键的举措在深化改革。为此,要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推进我省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持续发挥体制机制新优势,增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动能。

“让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推进城乡一体化,薄弱点和工作的难点也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为“三农”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无论是在全省召开的大会上,还是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习近平都反复强调,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全面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对“三农”发展的带动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使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

连续好几年,习近平新年调研的首站就是农村,新年度省委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重要会议就是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下发的一号文件也是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三农”发展的政策文件。

2006年1月4日,习近平来到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今年72岁的雪水港村村民陈新祖回忆说:“那天下着小雨,习书记撑着一把黑色雨伞,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很亲切。”习近平来到村部党员活动室,面对面听取大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习书记进来的时候,我正好站在门边,他走过来第一个就和我握手。”陈新祖说。

不过,陈新祖怎么也不会料到当天下午发生的事——习近平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向海盐县160多位村支书和县、乡镇负责人作专题宣讲。

省委书记给村支书开会讲新农村建设,时任于城镇党委书记金爱明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可不得了了,新农村建设已经是重中之重”。

当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乡镇缺乏资金,农民认识一时还没到位,上面工作考核压力大,尤其是乡镇和村干部,思想包袱重、畏难情绪大,“推进这项工作确实需要魄力和定力,习书记的宣讲,相当于给我们乡镇、村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金爱明说。

在海盐宣讲后不久,习近平当月主持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3月召开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学习会,并在7月主持召开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以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感和发展的紧迫感,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不断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与海盐毗邻的嘉善,人们对习近平的关怀同样记忆深刻。2005年,习近平到嘉善调研。时任嘉善县交通局局长朱忠民回忆说:“习书记以农村道路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坚定了我们要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2005年底,嘉善就成为浙江首批村村通公路的县,并在浙江县一级率先实现城乡饮用水“同源同价同质同网”。习近平一直没有忘记这个浙北小县,2008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习近平将嘉善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层联系点,并于当年10月再次来到嘉善县,到大云镇缪家村调研农民增收。

习近平一直牵挂农民增收问题,他多次强调指出,要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的有效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大云镇镇长王枕旦回忆说:“习书记再次来到嘉善的时候,非常关心我们的农业产业发展,并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他还鼓励我们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动脑筋。”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资金支持,机制创新就从盘活土地开始。2009年,缪家村村民签下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第一单”。大云镇还把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吸引了大量上海游客,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013年2月,嘉善获批全国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先行先试的步子更大了。2014年,嘉善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三权三抵押”尝试:承包土地经营权、住房财产权和集体经济股权都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如今,嘉善县正全力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形成了体制基本接轨、产业相互融合、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缩小到1.69∶1。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他依然对“三农”发展念兹在兹,强调要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工农城乡关系。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成为城乡发展差距最小、城乡居民收入最高的省份,率先成为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功范例。去年,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到2.07∶1。

牢记嘱托,赓续前行。今天的浙江,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城乡并重、区域协同,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切实提高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

物质精神新境界

必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

——习近平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作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市场先发地区和开放前沿地区,浙江较早地感受到一些新的带有普遍性的矛盾和问题。21世纪之初,浙江人均GDP已近3000美元,人们明显感到,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思想观念在更新、精神文化需求在增强,但新旧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互碰撞,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物质满足与精神需求不协调的矛盾也日渐明显。

“口袋”鼓了,更要富“脑袋”。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物质、精神“两翼齐振”作为浙江腾飞的关键。他说:“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工作力度。”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中,浙江人民始终不忘习近平亲自归纳升华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中,浙江人民始终记得习近平亲自在浙江农村部署的“双万结对、共建文明”、在城市推开的“文明出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征途中,浙江人民始终铭记习近平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布局“八项工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习近平带领浙江人民的探索,至今已经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让浙江精神不断滋润我们的生命”

发展是需要精神的,一个地区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的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习近平一到浙江,就在多次会议上提及“浙江精神”。

不少浙江干部记忆犹新的是,从2005年开始,习近平提出要“深入研究浙江现象、充实完善浙江经验、丰富发展浙江精神”,有关部门多次开展理论探讨和基层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意见。

2006年,习近平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指出:“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让这源头活水畅流于我们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滋润我们的生命,进一步开拓我们的未来。”

习近平对精神文明的注重,至今仍深深印刻在浙江许多基层干部的心里。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015年2月28日,时任宁波余姚市梁弄镇党委书记严忠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他十分激动,也倍感亲切。

就在那天,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梁弄镇荣膺全国文明镇殊荣,严忠苗代表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获奖单位在表彰大会上发言。

往事浮现在眼前——2003年1月29日至30日,农历春节前,习近平专程来到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学习考察,还听取了梁弄镇的工作汇报。习近平说,这次老区之行,既是一次调查研究,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把梁弄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实现小康样板镇”,严忠苗一字不差地牢记着习近平当时的殷殷嘱托,“当时天寒地冻,梁弄人心里暖意融融,深感肩负的重大责任。从那时起,到梁弄工作的干部,有个意识都很强烈,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力量源泉,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牢牢记在心头、抓在手上。”

习近平亲力推动的精神文明建设,“润物细无声”地涵养着浙江人民和方方面面——

在抗击非典的战役里,习近平言近旨远:“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

在新农村建设中,习近平语重心长:“如果我们改变了农村的外在面貌,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那么新农村建设还是在低层次开展。”

在未成年人教育上,习近平谆谆告诫:“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奠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实基础。”

循着这条道路,浙江不断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近年来浙江现代化建设的主题紧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2012年,经层层遴选、反复分析和多方论证,“务实、守信、崇学、向善”成为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获得“省文明城市”称号,其中5个跻身全国文明城市……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树立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浙江的精神文明建设风生水起,浙江人的精神世界日益充盈。

“虚功一定要实做”

人们常常认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实一点,精神文明建设虚一点。习近平在《之江新语》的《虚功一定要实做》一文中写道:“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

2004年,浙江农村发生了两件事引发关注:外省一个表演团在某县进行低俗演出,被中央媒体曝光;数十位老人在违章搭建的草棚里烧香拜神引发大火,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时任省文明办社会处处长吴熔回忆,省委常委会专门就此作专题研究,“习书记说得很中肯,浙江经济发展较快,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往往比其他地方早发先发,要把事情放到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去看。”

习近平剖析了深层次的原因——领导干部认识不足,政绩考评上重物质、轻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阵地“空壳现象”严重;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阵地重建设轻管理,管而不严,管而不实。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就在2004年底,习近平在农村“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基础上,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出一个新“药方”——“发挥文明单位的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指导结对村搞好创建工作”。

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贯彻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省文明办起草了《关于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实施意见》。

2005年4月,这份实施意见由省委、省政府发文,结对工作迅速推开。近万个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不仅在近1/3的浙江农村推动了发展,更丰富了生活、温暖了人心、净化了风气。2006年7月,浙江的“双万结对、共建文明”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

“双万结对、共建文明”这项工作在浙江从未间断,在2011年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浙江的这项经验还被推向全国。

习近平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新要求。2006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希望在全社会营造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良好环境。

2007年初,针对公民出行中不讲文明、不守秩序、不愿礼让等不和谐现象,一场“文明出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浙江全省展开,这一做法当时就走在了全国前列。时至今日,“文明出行”不断升级,众人点赞的杭州“礼让斑马线”,最初的源头就在此。

浙江干部群众不断续写习近平开创的精神文明建设新篇章,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开展浙江省公民道德养成计划、全民阅读、志愿者服务、“最美浙江人”、“我们的价值观”、好家风建设等一系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全面部署开展小城镇文明行动……

在浙江,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同增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同丰裕。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精神文明建设是否能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习近平十分关注。早在2003年1月14日,习近平在全省宣传工作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表彰会上强调,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体,是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

清丽悠扬的越剧,诞生在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2004年12月14日,习近平到嵊州考察调研,专程来到东王村。

村主任李秋顺一路向习近平介绍情况。当时,村里正打算重建古戏台。“他关切地问我建造资金哪里来,我说一部分由村民自筹,一部分向政府申请,他听了点点头说‘好’。”李秋顺回忆,在香火堂看到有许多人围唱越剧,习近平又问:这些都是本村村民吗?当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说,这样很好,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嵊州市越剧团团长谢顺泉,笔记本上仔细记录着13年前习近平到越剧博物馆调研的场景。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前一天晚上,越剧团特地准备了约40分钟的折子戏,但习近平到达时,已是正午时分。

“演出40分钟,会不会耽误习书记的吃饭时间?”他心里很忐忑。

没想到,习书记不但饶有兴致地看完了所有表演,还与演员、乐队和工作人员一一握手并致谢。

“习书记问的每个问题都特别细,比如问越剧团一年演出多少场次,在哪里演出。当时我回答,一年演出130至150场次,其中八成面向农村,在老百姓家门口,他听了很高兴。”谢顺泉回忆。

习近平曾在嵊州调研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时指出:“只有让正面的东西去占领了,才能让负面的东西失去生存的土壤。”如今在嵊州,农村文化礼堂如繁花次第盛开。2013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把文化礼堂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连续5年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短短数年间,7400多个文化礼堂成为全省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

“打造软实力要有硬抓手、实举措、真功夫”,习近平在浙江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清晰地提出了改革思路——

2003年,制定“八八战略”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004年,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策和部署;

2005年,省委把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习近平亲自主持该调研课题;

同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省委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等“八项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等“四个强省”。

……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受益”,浙江不忘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把“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列为今后五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六大具体目标之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润文化滋养”。

可以说,浙江这些年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持久的发展动力也源于人。

军民融合新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习近平

经济与国防,是资源配置中的“犁”和“剑”。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维护人民利益也就成了“无本之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鲜明地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他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在东海之滨、钱江之畔,一场壮阔的实践早已展开。我们难忘,习近平的足迹从山区到海岛、从浙北到浙南,访遍了驻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我们难忘,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重大突发事件救援现场;我们难忘,习近平的话语回响在营地、训练场、军史馆,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部队官兵,也激励着千百万浙江人民。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高度重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并开启了军民融合发展在浙江的探索。

“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2006年9月21日清晨,一艘从舟山沈家门开往东极镇庙子湖岛的大船推波前行。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站立船头,极目远眺。

他,正是习近平。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海上颠簸,习近平来到地处舟山群岛东端的庙子湖岛,慰问不久前被南京军区命名为“东海前哨模范营”的驻岛官兵。

庙子湖岛地理位置偏、气候条件差,被渔民戏称为风的故乡、雨的温床、雾的王国和浪的摇篮。“说也神奇,习书记来的那天晴空万里,天气特别好!”时任庙子湖海防营教导员徐守洋回忆,见到习书记,官兵们唱起了《战士第二故乡》,习书记听得认真,还轻声哼唱。

随后,习近平参观了营史室、哨所和战士宿舍,察看部队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关切地询问官兵们的值勤、学习、生活等情况,对全营官兵扎根海岛、无私奉献形成的“祖国为重、海岛为家、艰苦为荣、奉献为本”的“庙子湖精神”给予赞赏。

“习书记大老远来看望我们,我们非常感动,深深感受到省委对部队的高度重视。”徐守洋说。

时间拨回到2002年。当年12月19日,习近平在省军区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为国家的两大职能,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同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盛行,人类面临许多严峻挑战。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安定的国内环境,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特别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可以延缓国防建设的进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省军区部队要自觉服从大局,积极参与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努力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使驻地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此时,距离习近平就任浙江省委书记,还不到一个月。

高瞻远瞩,彰显担当。在浙江上任之初,习近平就一一走访驻浙部队和武警官兵。他反复强调,要站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关心支持国防建设,浙江是经济大省,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从山区到海岛,从浙北到浙南,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走遍了驻浙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也把党委、政府和浙江人民的深情厚谊带进了广大官兵的心坎里。

一句句庄严的承诺,指引方向——

2003年1月16日,在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支持驻浙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多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建设人民防空体系,不断加强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一次次深邃的思考,历久弥新——

2004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全省双拥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泰才能民安,这是被历史所证实的真理。要努力使国防教育真正进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等,覆盖全社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省军民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一回回躬亲的身影,彰显情怀——

2005年7月30日,习近平一行来到武警杭州市支队三中队慰问,勉励全省武警部队再接再厉,继续加强部队建设,热心支持地方建设,努力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份份温馨的关怀,细致入微——

2005年1月27日,习近平在看望消防部队时指出,消防部门要关心、爱护我们的士兵,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努力改善救火的装备,使士兵们具备更为过硬的工作本领,有一种更加安全的工作条件。

“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行动自觉和无尚光荣”

2003年1月11日,新年伊始,气象万千。省党政领导和驻浙部队、武警总队领导欢聚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省和杭州市新春拥军慰问大会,同商军地发展大计。

习近平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向被命名的31个省级“双拥模范城(县)”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强调,要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开创我省双拥工作新局面。

在战争年代,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结下了牢不可破的血肉情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富起来的浙江接续军民鱼水情深。

在驻金华某部,3幢5层楼房有一个同样好听的名字:拥军公寓。在楼房边一块景观石上,“亲切关怀 福泽军营”几个字特别醒目。

官兵们感受到的这份浓浓关爱,正是来自习近平。

2007年1月24日,带着浙江人民的祝福,习近平来到部队慰问,关切地询问官兵们的值勤、生活、学习等情况,并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

“士官家属来部队探亲住房比较紧张。”交谈间,部队官兵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习近平的关注。听完详细情况,他若有所思,而后又与随行人员商量,当场决定划拨专项资金兴建公寓,用于家属来部队探亲居住。

“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好消息很快传遍军营,官兵们欢呼雀跃。在习近平关心下,拥军公寓于同年9月开建,次年6月正式入住。为感谢习近平的浓浓拥军情,部队党委决定将公寓命名为“拥军公寓”,并立石撰文铭记。

来自省委书记的拳拳情意,是温暖,更是激励,激励部队官兵更好地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民拥军,军爱民。在驻浙官兵书写强军实践新篇章的背后,是数千万浙江人民拥军优属的真情实意。而在防台防汛、冰雪自然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救援中,部队官兵迅速出动、冲在一线,构筑起浙江人民最信赖的钢铁长城。

2004年8月12日晚8时,强台风“云娜”正面登陆温岭。这是1956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前方的灾情,军民的安危,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习近平的心。他在24小时内3次来到省防指,了解灾情,指挥抢险。

第二天上午,在度过一个无眠之夜后,习近平赶赴重灾区温岭,亲切慰问受灾群众和参加抢险救灾的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指导灾区救灾工作。

“在今年我省抗击‘云娜’强台风正面袭击的过程中,军政军民团结又一次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经济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当年10月召开的全省双拥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作出高度评价。他强调,全省上下要把做好双拥工作作为行动自觉和无尚光荣。

岁月轮转,情怀依旧。

2016年7月29日,北京。习近平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强调,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充分认清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意义,发扬光大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优良传统,根据时代变化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

正是在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下,10万平方公里的之江大地,双拥花开更娇艳。2016年,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浙江双拥工作再次收获全国关注:共有16个城市、1家单位和两位个人受到表彰。11个设区市均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再次实现“满堂红”。

“这种精神,不仅部队建设需要,浙江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就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一幅军民融合的宏伟蓝图,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擘画而出。

事实上,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深刻认识到军民融合的战略意义。他曾说,做好双拥工作是凝聚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伟大力量的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

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到军民融合发展,这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理念的升华。

这是一次精神价值的融合——

2004年1月9日,习近平在“硬骨头六连”命名4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硬骨头精神”和“浙江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这种精神,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部队官兵,也激励着千百万浙江人民;这种精神,不仅部队建设需要,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同样需要。

这是一次共同发展的融合——

2003年5月8日,习近平在洞头考察调研期间,参观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并对连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2010年6月20日,是女子民兵连建连5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专程发来祝贺信。

“今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这天刚好是女子民兵连建连57周年纪念日。”女子民兵连指导员杨燕辉说,近年来,连队建设得到了党委、政府前所未有的大力支持。连级干部将参照区直部门中层干部认定和管理,鼓励女民兵考取A3驾驶证、导游证等以增加就业机会……一系列优惠政策解除了女民兵的后顾之忧。洞头将以海霞精神和海霞文化为内涵,建设海霞国防教育园区,谋划海霞民兵文化小镇,打造军民融合的小镇样本。

这是一次共建共享的融合——

2004年4月23日,东海舰队军史馆正式开馆,习近平参加了开馆仪式。而今,军史馆成为了舰队辉煌成就和军民融合的展示窗口和见证者:在亚丁湾护航、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行动中,各级党政事业机关主动积极与舰队任务部队对接,为部队完成任务创造良好条件;宁波在数十个港口码头、航道建设中充分兼顾国防和军事需求,配合舰队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积极清理海域、腾让房屋。

近10年来,在勇立潮头的浙江,全省各地党委、政府沿着习近平指明的方向,聚力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浙江特色和浙江品牌。2016年12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印发《关于创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指导意见》,决定开展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此举走在了全国前列。

而今,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浙江这片“双拥”热土的使命担当。

正如习近平所说,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推进协调发展的成功探索,为十八大后党中央形成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浙江进一步推进协调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浙江将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一个也不少。

(责编:高巍 )